October 28, 2025

| 新媒体艺术声音设计课程成果展示声影织梦

声音不只是聆听的对象,更是空间体验的塑造者——它以无形之力,悄然塑造感知的场域。


01 课程概述

本课程立足视听共生的核心,探索声音如何与动态视觉深度交织,共同构筑沉浸式声光影景观。我们超越声音作为单一元素的认知,将其视为激活空间、引导叙事、塑造情感的关键驱动力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声音,与光影协同作用,在特定场域中创造多维度的感知体验。课程内容紧密关联当代语境,实践涵盖沉浸式空间叙事、感官环境营造及文化表达等综合方向。

02 部分学生作品

01《匠鸢》  | The Artisanal Kite

李悦中 丁弘嘉 余晓盈 罗子盈


当非遗纸鸢邂逅数字灵韵。作品以现代光影技术,解构并重构中国纸鸢的诗意美学与精妙工艺。观众穿梭于传统符号与数字流变之间,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激活对文化传承与当代表达的深度共鸣。



02《香巡》  | Fragrant Journey:The Five Scents

曲盈晓 李依庭 陈光泽 钟鲁粤 张艺璇 陈佳煜


循五行哲思 ,踏香意巡礼。《香巡》以“五色五香”为引 ,将东方五行智慧与香养生熔铸于沉浸场域。色、香、韵多维交织,引导观者感知无形能量的流动与和谐 ,在感官通感中完成一场身心的五行调和仪式。




03《画梦》  | Dreaming in Strokes

王可函 钟泳琦 任艺 游晨耀


潜入画室深处的记忆褶皱。《画梦》以“梦境”为舟 ,摆渡三段关于艺术教育中规训与自我找寻的隐秘体验。直面模板化创作对生命力的消磨,作品本身即是一场治愈性表达——在光影构筑的私密回响里,重燃纯粹创造的喜悦,唤醒被标签遮蔽的“本我” ,呼唤创作者回归初心。



04《面具》  | Persona

谢天乐 梁慧琪 何思睿 唐可欣


解构现代性下的自我迷局,呈现个体在多重社会角色中的撕裂与迷失。作品隐喻“面具”的层层叠加与“本真”的消隐 ,揭示我们如何在精心构筑的“理想人设”反噬下沦为幻象的原料,叩问:当所有角色严丝合缝,那个完整的“我”究竟遗落何方?


05《时之脉》  | Pulse of Time

代雨萱 麦子然 熊梓洋 罗健


以虚无叩问存在,借声光演绎时间。《时之脉》以三幕诗章——【诞生·纠缠·溶解】,将时间喻为液态流动。从宇宙脉动初生,至维度纠缠共生,终归于粒子永恒回归。沉浸式的视听场域 ,在抽象与诗意间 ,唤起观者对生命须臾与宇宙浩瀚的沉思,低语“当下”之珍贵。




06《瓦猫》  |Tile cat

杨露萍 叶泳彤 唐洁 滕芳 林梦娟


携云南瓦猫的守护之灵,步入数字幻境。作品提炼“辟邪、招财、保向”三重古老寓意,塑造三位一体的瓦猫图腾。融合插画、动画与声景,在祥云纹样与瓦檐意象交织的视觉诗篇中 ,令隐匿的民间守护神焕发新生 ,诉说“家园守护 ,文脉永续”的当代寓言。



07《宗师掠影》  | Grandmaster: An Impression

周钰 袁汝玭 古紫颜 王旭 梁纪霆

凝练影视镜头下的民国武林气韵。作品萃取《一代宗师》的美学精魂,重构一个光影声交织的意境空间。观众浸入其中,感知武术的形意流转,触碰角色内心的孤寂与执着 ,体验一场关于逝去武林的诗意残响。




结语

本课程围绕声光影的共生与创造,引导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探索动态感知与沉浸体验的融合。通过实践 ,学生掌握了运用视听语言与新媒体技术协同塑造空间、驱动叙事及营造沉浸式环境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将成为学生未来在声光影领域持续探索与创新的基石 ,助力他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开拓更多可能性。


授课班级:23 级新媒体艺术

指导老师:刘耘町

特别感谢:郭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