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 “百千万工程” | 数字赋能红色热土 “智焕红韵”突击队走进汕尾陆河县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和红色文化传承,近日,深圳技术大学“智焕红韵”突击队奔赴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沉浸式调研活动。团队立足地方发展亟需,聚焦数智赋能,旨在深挖北中村红色文化富矿,探索“数智+”技术在红色资源活化、文旅融合创新中的潜能,助力革命老区的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
01 回溯烽火岁月,沉浸感悟红色基因


突击队首站来到陆河红色文化馆,开展“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主题学习。在陈伟明馆长生动的讲解下,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陆河县的红色革命历史。通过一幅幅场景、一件件实物、一个个真实事例,深入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历程,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
02 深耕田间调研,科技助力文旅析脉


本次活动,团队核心任务聚焦于省定“红色村”河口镇北中村的红色欢乐谷文旅项目调研。队员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北中村的红色历史脉络、建筑空间格局、自然景观资源及独特文化气质进行了全方位数据采集与系统梳理,研究村落文旅发展的基础条件。



通过问卷调查,团队广泛收集了关于现有文旅产品评价、期待体验形式、数智技术接受度的一手数据。同时,团队还针对游客、村民、文旅从业者、管理者等群体开展了一对一访谈,探究当地在红色资源保护、文旅发展诉求及情感价值链接等方面的深层问题,为后续“数智+文旅”方案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
03 艺术反哺乡梓,探索“红艺”融合新局


为进一步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团队专程探访了赖少其艺术馆,开启文化寻根与艺术乡建的思考之旅。馆内珍藏的500余件赖少其画作和书法真迹,体现了艺术家对乡土桑梓的深情眷念与反哺情怀。团队将艺术馆临水依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及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运营策略作为“红色+艺术”文旅深度融合的优秀范例进行研究。当前,艺术馆已成为串联当地文旅路线、提升乡村文化品位的重要地标,其发展模式为北中村探索艺术赋能红色文旅提供了宝贵借鉴。


结语
此次北中村之行,团队坚持以“地方所需、青年所能”为导向,通过高科技手段与实地调研,解码红色文化基因,梳理文旅发展痛点,广泛采集用户真实需求,旨在将所见、所学、所思凝练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数智赋能红色文旅”创新方案,努力为陆河县乃至更广域的革命老区探索出一条文化保育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以实际行动服务“百千万工程”,为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