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SCHOOL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创意设计
党团工作
DYNAMIC
首页党团工作 › 正文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丨赓续红都血脉 设计赋能振兴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3.11.14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非遗中的红色资源,瑞金三下乡实践队前往江西省瑞金市,开展“赓续红都血脉,设计赋能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江西·瑞金

瑞金,是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红军长征出发地,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一、红色文化篇

叶坪景区

叶坪革命旧址群,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瑞金三下乡实践队瑞金研学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叶坪。


抵达叶坪革命旧址群后,实践队在烈士塔前对革命烈士默哀敬礼。

叶坪革命旧址群包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中央邮政局旧址、全总苏区执行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等十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实践队追寻着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足迹,走进革命旧址,从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件件红色文物中,感悟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在列宁台前,通过观看“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等节目,实践队成员重温了那段艰难困苦和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井景区

 

红井,是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之一。1933年,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由苏区时期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带领军民在沙洲坝村旁开挖的一口水井。至今,这则动人故事仍在这里广为传颂。

在红井前,实践队重温入团誓词,回望入团初心,唤起团员的身份意识,激励和鞭策自己践行团员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青春力量。

红井景区内,有着多达二三十处的旧址,每一处都是曾经的岁月。每走进一处旧址,对红色历史的认知就增加一分。实践队用心参观,用心了解,用心学习,重温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精神。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是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直接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缔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而建立的革命类纪念馆。

实践队在小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到了革命前辈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代表人物访谈

   

谢仁鸿:全国劳动模范

谢仁鸿在1954年担任瑞金县武阳区供销社任主任、支部书记期间,在供销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精心组织,搞好供销业务。带领着武阳供销社扭亏为盈,该社收购计划超额完成24.5%,零售计划超额完成11.4%,批发计划超额完成0.4%。实现了计划三超。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给其他区县做出经验报道,当年评为全县甲等模范。1956年,参加江西省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议,并获得全国劳模纪念章。1958年代表县供销社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曾在北京中南海得到毛主席的接见。

在谢老眼里,瑞金的变化也十分显著,交通运输得到极大改善,飞机、高速公路和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整洁美观,人民收入增加,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三农工作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对于未来,谢仁鸿寄望于青年一代,希望青年一代在网络时代勇于创新,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他相信中国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积极探索创造,将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二、乡村振兴篇

瑞金峔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走进瑞金峔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践队成员与总经理钟华先生交谈。钟经理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产品和销售渠道。

蜂群基地实地调研,帮助实践队了解企业如何通过建设高质量的生产基地,切实推动当地的乡村振兴现代化进程。实践队成员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代表人物访谈

        钟华:瑞金乡村振兴代表

        2002年,钟华从樟树农校毕业。2011年,他回到九堡镇慈坑村老家探亲并开始创业,他牵头创办了瑞金市第一家养蜂合作社。2017年9月,钟华应邀参加国家人社部和山东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会”,在会场展区,这名村淘小二的创业经历成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样本,得到了人社部的肯定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关注。2019年,钟华正式成立了瑞金峔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注册了“峔鲜”蜂蜜品牌商标,其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最近几年,钟华先后为九堡镇基础设施建设、助学扶老、推进产业发展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20多万元,为家乡发展腾飞作出了积极贡献。

采访中钟先生分享了他从创业受挫到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的经历,分享了他面对失败仍坚定前行的经验,同时让我们更加明白,失败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位农校出身的蜜蜂养殖者,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加入了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进农村”计划。他认为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元素运用在蜜蜂产品包装上,有助于弘扬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安治村

安治村是瑞金市苏区时期最早的游击区、著名的“安治暴动”发生地、瑞金市第一个乡级党支部所在地。实践队来到这里开展相关活动。

活动前,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辅导员林泽旋老师开展党史小课堂,让参与者了解更多有关安治村的红色历史,强调不忘党的培养,鼓励孩子们以后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同时,为深入拓展青少年对于水拓画的认识,实践队员带领参与者参与水拓画绘画活动。一点一滴一勾勒,美丽花朵水中绽。小朋友以画液为纸张,以手中的搅画棒为笔,运用手中的颜料,点点滴滴将自己脑中的画面跃于水中,最后使用纸张将图案拓印下来,变成夏日的一抹绚丽的色彩。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对于绘画的兴趣,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非遗传承篇

瑞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瑞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实物、图文、音像、全息投影和活态传承等方式全面展示了瑞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见证中华民族文化的绵延传承;培养保护、传承和发扬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识。

传统竹编工艺传习所

   

在瑞金市文旅局的协调帮助下,实践队有幸能来到传统竹编工艺传习所,与非遗传承人杨荣仿会面。

在杨荣仿先生的介绍下,实践队对竹编这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实践队与杨老先生交流如何把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产生碰撞,让传统竹编走进大众视野。杨老还在现场进行竹编教学,让成员们体会到了竹编工艺之美。

代表人物访谈

        杨荣仿:竹编工艺传承人

        1962年,15岁的杨荣仿开始学习竹雕技艺。1965年他以娴熟的技艺,进入当时拥有千人的瑞金工艺美术厂。1997年工厂改制,凭着对竹编技艺的热爱,杨荣仿选择了坚守。2008年,其因竹编工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从事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五十余载,曾获得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的特殊人才”荣誉证书。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在杨老身上看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们将时刻秉承创新精神,涵养内心定力,在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

这位竹编传承人坚守传统工艺,获得荣誉表彰,同时积极创新,将竹编技艺与红色主题相结合,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他的故事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同时也展示了传统工艺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他不仅是竹编工艺的守护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他的努力,竹编工艺展现出了新的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经验。

赓续红都血脉,设计赋能振兴”瑞金三下乡实践队,用设计传播红色精神,用设计激发非遗活力,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校对 | 林泽旋

审核 | 张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