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的预通知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0全体师生: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和《广东省教育厅2024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要求,决定启动深圳技术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现就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25年3月-6月
二、赛道类别
由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国赛、省赛相关通知尚未公布,本次选拔赛暂时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附件1)设置赛道类别。
其中,高教主赛道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按项目成员最高学历划分)。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三、征集项目要求
1.项目需紧扣经济社会现实需求,体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学科建设成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制造业、农业、能源、数字技术融合等领域)。鼓励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文化等场景深度融合。
2.项目须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实合法,无违反法律法规或涉密信息(涉密内容需提前脱敏处理)。确保知识产权或物权清晰,严禁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或提供虚假材料,违者取消资格并承担法律责任。
3.每个项目仅限选择一个赛道,具有唯一性。团队负责人及成员(产业命题赛道教师除外)年龄不超过35岁。
4.结合大赛实际情况,一般高教主赛道项目负责人须有第一作者的科技成果(专利应当于2025年7月前公开、实审或受理),请各团队注意优化团队知识产权方案,合理布局。
5.高教主赛道,可发挥优势学科专业潜力,充分依托成果转化、课题研究、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等资源挖掘种子项目,跟踪毕业5年内的校友资源,多渠道收集挖掘创意和成果。鼓励我校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与其指导的学生共同组建创业团队,由学生负责申请,将科研与创业结合,推动产学研落地。
四、整体安排
(一)赛事宣讲(3月)
鼓励各学院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赛事宣讲,校团委可以提供赛事宣讲人员及评委资源,并在第四届创景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举办校级宣讲会。
(二)种子项目征集
请各学院深入挖掘具有产业化潜力、创新成果的项目推报,本次种子项目征集采取学院动员与团队自行申报相结合,各学院按征集项目要求推荐种子项目(不超过3项),于2025年3月31日17:00前提交排序后的项目汇总表,并打包推荐项目的材料(含报名表,商业计划书(word),项目PPT,视频(如有)等)发送至邮箱:tangjie@sztu.edu.cn,邮件命名为:xxx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种子项目汇总。
(三)种子项目遴选
组委会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并将遴选不超过10%的项目直接晋级校赛决赛。未直接晋级的项目完善后可继续参加校赛初赛。
(四)项目训练营
组委会举办项目训练营,邀请专家评委对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围绕大赛项目辅导、团队搭建、材料优化、路演答辩等,分阶段分轮次进行线下或线上辅导,鼓励学院提供相关支持。
(五)报名参赛(5月)
参赛团队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cy.ncss.org.cn)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组织动员报名数达基数且最多的学院奖励1个直通省赛名额。
(六)院级初赛(5月)
各学院开展资格审查和院级项目评审,并按照分配数额遴选出参加校级复赛的候选项目,在双创系统推荐项目晋级校级复赛。院级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学院自行决定。
(七)校级复赛、决赛(6月)
晋级项目提交项目PPT、商业计划书等材料,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材料评审,确定决赛名单。校级决赛采用答辩展示的形式,择优推荐优秀团队参加2025年省级赛事。
五、激励措施
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成功的同学可认定第二课堂学分;大赛设金、银、铜奖和优秀奖若干,奖励按照《深圳技术大学I类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执行。
联系人:唐老师 0755-23256818
大赛组委会
2025年3月20日
附件下载
【附件2:报名表.docx】已下载次附件下载
【附件3: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doc】已下载次附件下载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通知(2024)的通知.pdf】已下载次附件下载
【附件4:种子项目征集汇总表.xlsx】已下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