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专业 2023级《创意编程I》结课成果汇报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5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TouchDesigner节点化编程为核心,通过技术教学与创作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基于二维图像、三维模型、视频及硬件控制的交互艺术创能力。课程注重逻辑思维与视觉表达的融合,帮助学生以系统化的方式构建动态视觉作品,并为未来在媒体控播、交互设计、数字艺术等领域的探索奠定技术与创意基础。
优秀作品展示
作品:未来城市图像 作者:唐洁
本作品将Stable Diffusion接入Touchdesigner,利用SD输入关键词,生成想要的城市平面图像。再用TD将图像三维粒子化,运用图像信息追踪,使画面更具未来科技感。同时结合音乐节奏实现动态化,并接入城市实时天气数据(每30分钟更新一次),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日出日落时间等。观众可以输入感兴趣城市的英文名,获取该城市的实时天气数据,实现未来城市天气数据可视化。此外,观众还能利用leap motion实现手势交互,通过张开手掌、半握拳和握拳姿势切换图像。
作品:未来城市蓝图 作者:古紫颜
《未来城市蓝图》结合静态与动态、二维与三维的形式呈现内容。作品灵感来源于对未来城市的构想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探索。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蓝图是构思和实现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基础,它是静态的,却承载着无限可能。而我们生活中的城市日常充满动态变化,从交通流动到人群活动,每时每刻都在演变。蓝图不仅仅是一个设计文件,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和变化的未来城市的起点。
作品:赛博戏曲变脸 作者:张育祯
作品概念是将赛博朋克的色彩风格与戏曲(京剧、川剧等剧种)脸谱和变脸的概念、互动相融合,创作一个关于戏曲未来图像的交互作品。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元素和京剧的动作与表演。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科技元素,如电子显示屏和灯光等电子产品,而赛博朋克风格的动作和表演通常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感,与京剧变脸的传统动作和表演相得益彰。
作品:未来城市的景象 作者:李依庭
作品基于“未来”主题,对未来城市景象进行描绘,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leap motion和键盘进行交互。
作品:细胞分裂 作者:李悦中
本作品以细胞分裂为灵感,结合“未来图像”创作。TD图像变幻的不确定性,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起初,作品以明亮鲜艳的色彩为主,画面活泼;后续随着创作的深入,由细胞联想到病毒,加入一些类似病毒的图像,并结合音乐,整体风格变得怪诞,旨在减少观者审美疲劳。
作品:Space Ripple 作者:梁慧琪
138亿年前,在某种极度混沌的背景下,宇宙形成于一个极其微小的质点,空间在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状态下爆炸,由此开始了宇宙时间及空间的膨胀,“空间涟漪”由此诞生。《空间涟漪》利用TD的粒子系统等工具动态生成未来的太空图像,设计宇宙中粒子的演化过程、星云的变换以及人类文明在太空中的发展,以一种新的手段探索宇宙的奥秘。
作品:Running with the wolve 作者:王可函
我思考着,未来的人们是否能够依靠科技,或者将自己转化成一串数据而实现永生?同时我也疑惑,当死不再存在时,人们如何感知生命的存在,又依赖什么感知生命?所以我选用了心脏搏动与骷髅这种与生死强关联的物象,并选用了挪威女歌手AURORA的《Running with the wolve》这首强调来自自然的生命搏动的歌曲,期待唤起观众对于生与死的一些思考。
作品:三生万物 作者: 曲盈晓
谈到未来,第一反应就是宇宙,又想到人犹如尘埃,无数的人类和星球组成了世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在海报设计中,我尝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和变化,展现从简单元素到复杂图形的演变,象征着万物生成的过程。“三生万物”的思想也强调了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在海报中,点线面的组合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节奏,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表达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作品:视觉化时间与三维人体运动的形态 作者:杨露萍
熵增原理告诉我们,时间似乎只能单向流动,从过去向未来。然而,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行为轨迹却充满了不确定性,仿佛是不规则的运动。 在未来,或许可以实现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运动可视化,呈现出一系列不同形态的三维粒子动作。
结语
在创意与代码的交织中,新媒体艺术2023级同学们完成了《创意编程 I》的奇妙旅程。这不是终点,而是他们迈向更广阔数字创意天地的新起点。期待他们在未来,继续用代码编织梦想,以创意点亮新媒体艺术的璀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