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华灯启航突击队②· 灯彩红韵 |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非遗血脉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4.09.20在走进连平县文化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进行深入探索后,深圳技术大学的“华灯启航”青年突击队怀揣着对地方文化的无限热忱,于7月16日前往司前村文化传扬示范基地、忠信镇花灯博物馆、何新屋阻击战旧址,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这些地点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这无疑为同学们提供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韵司前——学吴氏家风
吴氏祠堂作为司前村的历史瑰宝,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更是地方文化的生动展现。通过探访这里,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地传统社会结构和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早,阳光洒满大地,同学们踏入了忠信镇司前村古色古香的吴氏祠堂。走进祠堂,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先祖们的智慧与精神。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在这里,司前村的村主任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吴氏祠堂的历史背景和围屋的特色,更进一步讲述了吴氏家族的家训家规。那种对家族的尊重和传承,让我们深感敬佩。
连平县司前村的吴氏祠堂,不仅是一座家训文化的教育基地,更是忠信花灯的灵魂殿堂。由家训文化而起,花灯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与家族添丁、婚嫁、升官加爵等联系起来,在忠信人民心中意义非凡。每年在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期间,村民们将悬挂一盏盏精美的花灯,欢聚一堂,共庆佳节。这里不仅传承着吊花灯的民俗,更发扬着家族的团结与和谐。在这里,家风、乡情、习俗完美交融,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吊灯文化传承的责任。司前村的吴氏祠堂是花灯文化、乡风民情的珍贵展示。
二、灯影忠信——历史与传承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忠信花灯博物馆。这里的负责人热情地为同学们讲述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流程。从灯身结构到色彩搭配,每一盏花灯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里还有创新后的龙灯凤灯,让同学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花灯,如同繁星般点缀着夜空,不仅美丽动人,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忠信花灯博物馆是一个集展示、传承、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和多样的展览形式,全面展示了忠信花灯艺术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参观忠信花灯博物馆,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了忠信花灯的艺术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责。同学们将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忠信花灯这一民族瑰宝,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何新屋——红色古村传奇再现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连平县的何新屋,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旧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契约文化、客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客家民居、民俗、信仰文化及当地家训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何新屋理事会秘书长何志培带领同学们走进了这座围屋,为同学们讲述了这座围屋的前世今生。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何新屋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学们用心倾听、用心感受,对何新屋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契约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同学们亲身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倾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受那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将激励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结与展望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非遗传承是灿烂的未来。吴氏祠堂百年家风的荣光与历史、连平司前村的廉洁文化、忠信花灯的丰富文化内涵、何新屋的红色精神,每一个地方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也在实地调研中近距离感受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