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SCHOOL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创意设计
党团工作
DYNAMIC
首页党团工作 › 正文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丨探寻非遗印记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3.11.0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传承非遗文化,近日,深圳技术大学“拾筑”三下乡实践队走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潮州市,深入学习潮州市独特的非遗历史文化知识,了解非遗传承故事,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大匠至心 问道非遗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带着对“一锤定音”技艺的好奇,实践队前往方潮盛铜锣厂学习方潮盛铜锣文化。

方潮盛铜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响铜礼乐圣器,是潮州市传统民间打击乐器的泰山北斗。实践队通过观察淬火、锻打、定音等制作铜锣的过程,切实体会到铜锣技艺工序复杂、工艺要求精湛。随后团队成员用手中的锣槌敲出了流行歌曲,将铜锣与现代音乐相融合,赢得了非遗传承人方绍金老师的赞赏。

 

 

“北有宜兴紫砂壶,南有潮州朱泥壶”,为了深入了解手拉壶的纯手工制作过程,实践队前往张氏“裕德堂”学习潮州手拉壶文化。

一方天地,内藏乾坤。一个转盘,一块泥巴,在手艺人的指尖下旋转、舞蹈,历经近六十道工序,手拉壶方能成型,成品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同时能锁住茶香。在工艺师的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了潮州工夫茶文化,欣赏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非遗艺术品手拉壶,同时亲身体验制作手拉壶。

 

 

在潮州民间,流传有两句俗语,叫做“银湖小姐,大吴翁仔”。这句话不仅形容潮安银湖的姑娘容貌俊俏,而且称赞潮安区大吴村的“土翁仔”精美绝伦,“土翁仔”就是指大吴泥塑作品,大吴泥塑,又称“浮洋泥塑”“翁仔屏”“大吴安仔”等,因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而得名。为了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实践队前往大吴泥塑博物馆学习大吴泥塑文化。

        大吴泥塑是广东省潮州传统艺术,一件泥塑作品需经过雕、塑、捏、贴、刻、印、彩等多道工序,最后经煅烧才可完成。时代在发展,大吴泥塑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使其更具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坐落在大吴村的大吴泥塑博物馆就是这项传统艺术进步、传承最前沿的交流基地。同时团队成员前往大吴泥塑工作室对手艺人吴宏诚老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传承非遗文化泥塑面临的困境和机遇,倾听传承人对这项技艺的心得和愿景。

 

 

潮汕有句俗语:“厝角头有戏出”。嵌瓷是潮汕独特的民俗技艺,是用彩色瓷碗剪钳成小瓷片后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艺术。主要装饰在屋脊、翘角、门楼、壁画等地方,多彩绚丽,立体生动,繁复美华。

为了探寻嵌瓷和建筑之间的融合关系,实践队前往嵌瓷博物馆,学习嵌瓷文化。

 

        屋脊生花,一拼一凑,堆砌出无与伦比的一方文化。

 

参观完博物馆,团队成员来到铁枝木偶大师许培溪老师家中,亲身体验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戏是广东省潮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许培溪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实践团队成员们尝试学习操控手中的木偶站、坐、跳等,一个个服饰鲜艳的木偶在同学们手中翻滚扑打。同时实践队成员也有幸现场观看了老师的木偶戏表演,一双巧手,三根铁枝,演绎一出让人惊叹的木偶戏,让成员深深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时间与空间的流转。


 

叶”兴业,茶香氤氲

        实践队前往潮安区凤凰山,实地调研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实践队成员走进茶山,当地茶农介绍了茶叶的不同类型以及生长习性,进行了茶叶种植与采摘的教学;实践队也去到当地茶农家中,参与茶叶“杀青、揉捻”等流程,了解茶叶从树上到售卖的全过程;同时,实践队在与茶农、茶厂、政府相关人员的交谈中了解到了乡村茶叶产销的发展现状与规划,深刻体会到当地茶产业在振兴进程中的”支柱作用”,感受一片茶叶上的乡村振兴脉络。

 

弘扬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追寻非遗匠人精神、亲身学习体验非遗手工技艺、参观非遗博物馆等一系列的活动,实践队成员零距离接触到了非遗文化,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增强保护、传承非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弘扬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供稿|文雅玉

编辑|张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