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SCHOOL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创意设计
院系新闻
DYNAMIC
首页院系新闻 › 正文

讲座回顾 | 设计诗境乡村,共建精神家园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4.05.16

2024515日晚7点,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205报告厅迎来了《景观设计学》杂志联合创办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孔祥伟先生,为师生们带来“回家设计——营造诗境乡村”主题讲座。值得一提的是,讲座还吸引了远道而来的香港科技协进会前副会长余永贤先生前来聆听。孔老师热情分享了他在多年乡村实践中完成的二十多个实践项目,从整村营造、乡村地标、乡村公共艺术三个方面,展现他在重建乡村精神家园之路上的丰富创作旅程。

讲座海报

主讲人:孔祥伟,《景观设计学》杂志联合创办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观筑景观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院长兼首席设计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创会委员。

 

从事建筑与景观设计实践二十年余年。深度参与乡村建设十余年,提出“回家设计”理念,致力于营造“诗境乡村”,坚持以在地设计的方式进行乡村营造,并形成了整村营造、乡村地标和乡村公共艺术三个实践方向。代表作日照凤凰措艺术乡村、无界剧场、思想游园等。

作品受到英国《Future Architecture》杂志、意大利《Topscape Paysage》杂志的报道。获得世界景观建筑奖、A+建筑奖、IDA设计奖、国际建筑奖、LOOP年度最佳建筑奖与最佳景观设计奖、美国建筑大师奖Bset of Best等奖项。

孔老师的实践分享中洋溢着他对乡土的热爱、文人的情怀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和团队面对每个具体的乡村进行在地化的创作,令人印象深刻.

整村营造

以精心的规划设计还原迷宫一样的乡村小世界。孔老师讲述的整村营造的案例包括使衰败的空心村获得新生的凤凰措,与村民共建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艺术活化乡村与针灸式微改造的龙子峪等。

undefined

凤凰措

乡村地标

用关键点位的设计塑造点亮乡村自然景色的吸引点。孔老师的乡村地标项目也获得了很大关注和很多奖项,包括为茶农遮雨、为夜行人点灯的“守望者茶馆”,道路事故多发点的警示作用建筑“一叶茶亭”,试图保留乡土树木自然生长状态的“墨与自然”茶博馆等。


守望者茶馆

乡村公共艺术

用松弛的态度、偶得的方式进行在地化创作,介入较少、顺应自然,创作出富有当地特色的艺术作品。孔老师的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最大的特点是很多项目采用了无草图的创作方式,联合当地工人、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在地化的“拆盲盒”式创作,产生了非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惊喜连连。包括激活乡村活力,包括用时三十天完成的零图纸设计“无界剧场”,以松针掉落为灵感创作的“云过山丘松衣剧场”,致敬苏东坡的“松间流水”,无量山里废料造园的“风之茶亭”,用废弃竹子以村民为主体进行家园共建的“废竹计划”,在中央文干院与师生们一起在校园营造的“曲水流觞艺术装置”、“花瓣剧场”、“追光茶寮”,以及悬崖上的露天咖啡馆等等。

undefined

无界剧场

孔老师灵机妙手,大巧不工地运用当地材料配合当地工人技术,因地制宜结合风土人情,这种巧妙的艺术化处理方式感动了在场每位“设计人”。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精彩饱满,师生们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创意设计学院的师生们与孔老师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热烈互动,共同探讨了很多有意义、有想法、有新意的问题。

 

最后,孔老师总结道,设计要回归到艺术,艺术的作用在于,想要做得热闹很容易,想要做得美,不容易。乡村振兴中的景观设计要尊重乡村与自然产生连接的过程,要依靠植物、场地、气候等多重因素,到场地中去,与真实的现实产生关联。

在热烈的掌声、真情的互动和欢乐的合影中,活动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师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感动,更加收获了对专业的坚定热爱和到场地、到自然中去实践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