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设计诗境乡村,共建精神家园
作者:创意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42024年5月15日晚7点,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205报告厅迎来了《景观设计学》杂志联合创办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孔祥伟先生,为师生们带来“回家设计——营造诗境乡村”主题讲座。值得一提的是,讲座还吸引了远道而来的香港科技协进会前副会长余永贤先生前来聆听。孔老师热情分享了他在多年乡村实践中完成的二十多个实践项目,从整村营造、乡村地标、乡村公共艺术三个方面,展现他在重建乡村精神家园之路上的丰富创作旅程。
讲座海报
主讲人:孔祥伟,《景观设计学》杂志联合创办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观筑景观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院长兼首席设计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创会委员。
从事建筑与景观设计实践二十年余年。深度参与乡村建设十余年,提出“回家设计”理念,致力于营造“诗境乡村”,坚持以在地设计的方式进行乡村营造,并形成了整村营造、乡村地标和乡村公共艺术三个实践方向。代表作日照凤凰措艺术乡村、无界剧场、思想游园等。
作品受到英国《Future Architecture》杂志、意大利《Topscape Paysage》杂志的报道。获得世界景观建筑奖、A+建筑奖、IDA设计奖、国际建筑奖、LOOP年度最佳建筑奖与最佳景观设计奖、美国建筑大师奖Bset of Best等奖项。
孔老师的实践分享中洋溢着他对乡土的热爱、文人的情怀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和团队面对每个具体的乡村进行在地化的创作,令人印象深刻:
整村营造
以精心的规划设计还原迷宫一样的乡村小世界。孔老师讲述的整村营造的案例包括使衰败的空心村获得新生的凤凰措,与村民共建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艺术活化乡村与针灸式微改造的龙子峪等。
凤凰措
乡村地标
用关键点位的设计塑造点亮乡村自然景色的吸引点。孔老师的乡村地标项目也获得了很大关注和很多奖项,包括为茶农遮雨、为夜行人点灯的“守望者茶馆”,道路事故多发点的警示作用建筑“一叶茶亭”,试图保留乡土树木自然生长状态的“墨与自然”茶博馆等。
守望者茶馆
乡村公共艺术
用松弛的态度、偶得的方式进行在地化创作,介入较少、顺应自然,创作出富有当地特色的艺术作品。孔老师的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最大的特点是很多项目采用了无草图的创作方式,联合当地工人、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在地化的“拆盲盒”式创作,产生了非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惊喜连连。包括激活乡村活力,包括用时三十天完成的零图纸设计“无界剧场”,以松针掉落为灵感创作的“云过山丘松衣剧场”,致敬苏东坡的“松间流水”,无量山里废料造园的“风之茶亭”,用废弃竹子以村民为主体进行家园共建的“废竹计划”,在中央文干院与师生们一起在校园营造的“曲水流觞艺术装置”、“花瓣剧场”、“追光茶寮”,以及悬崖上的露天咖啡馆等等。
无界剧场
孔老师灵机妙手,大巧不工地运用当地材料配合当地工人技术,因地制宜结合风土人情,这种巧妙的艺术化处理方式感动了在场每位“设计人”。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精彩饱满,师生们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创意设计学院的师生们与孔老师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热烈互动,共同探讨了很多有意义、有想法、有新意的问题。
Q&A
李丹/创意设计学院教师
偶得创作过程中经常不需要草图,依靠当地材料和工人的技能采用“拆盲盒”式的创作方式,那么您觉得无草图的创作需要哪些技能?
孔祥伟
首先是对材料的熟悉,其次是对结构的熟练掌握,也需要对空间有很好的把握,另外不可或缺的是对艺术手法的运用。
董忆理/21级环境设计学生
更高造价的材料通常会带来更好的呈现效果,那么在乡村营建过程中,该选择什么样造价的材料?
孔祥伟
我对此的看法是“此时此地”。要根据甲方的预算、工人的情况、场地的材料去选择。预算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好一些的材料,成品效果会更好。但是如果预算有限,也要尽可能采用经济实用的办法给当地做出现有条件最好的设计。
李晓静/23级环境设计学生
乡村是一个整体,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老化,那么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关键节点?
孔祥伟
针灸讲究的是打通穴位,针灸式乡建需要依靠知识储备与直觉去判断,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破坏获得最大的效果。节点可以是有历史遗留的地方或者森林等有特色的地方,要符合美学原则,否则就会平淡。
陈瑶/21级环境设计学生
您提到您曾经做过城市规划,您认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有哪些区别呢?
孔祥伟
城市景观的自然基底比较弱,比如城市公园通常是全新的事物,需要慢慢涵养其自然条件;乡村景观有着非常好的自然基础和自然基底,可以利用基底通过人文、艺术的打造去满足村民最大需求,休闲娱乐功能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乡村营造的目的是服务村民和乡村振兴,让乡村充满活力。乡村营造的形式取决于造价和合适的场地,与城市是两个世界。期待通过乡村营造吸引年轻人回到乡村,期待这些具有全局世界观的新人类到自然中去寻找与他们产生关联的事物,让游客喜欢乡村,激发乡村活力。
李梅康/创意设计学院教师
您的团队构架是怎样的?您招聘的时候看重学生哪些素质?
孔祥伟
不同类型的项目需要的团队不同。整村营造需要的人比较多,因为涉及规划、方案、施工图一系列过程。乡村地标类型的项目也需要精准的图纸,很多细节,需要一定规模的团队。偶得项目通常只需要我个人和一位助理,联合当地的工人就能完成。
对于招聘的要求,首先应聘者要熟练掌握画图软件,包括CAD、Sketch(Rhino)这些需要特别熟练掌握,要会画节点大样、施工图,要具备设计师的自我素养。另外现在学生们缺乏跟实际案例的对接,他们要亲临现场才能感知到自然、开启新的世界。
韩珊珊/创意设计学院教师
您的很多项目使用钢结构材料,但我看呈现效果类似碳纤维,效果很好。我注意到很多项目都适合打卡来吸引流量,请问这些打卡是后期有意识的宣传引导的结果,还是自发行为?您的项目建成之后为乡村带来哪些社会效益?
孔祥伟
无界剧场项目以前,我都是自己为项目拍摄照片。后来的项目开始请专业摄影师拍照、实时传播,通过公众号、小红书等形式形成合集,这样可以形成流量聚集效应,进行正向引导。项目除了有网红效应,也具有实际的功能,有的是空间节点,有的具有地标性,可以为乡村和周边产业带来益处。
李慧康/创意设计学院教师
我曾读到“独孤求败的四把剑分别是:第一把剑,一把青光闪闪的无名利剑,代表他年轻时期的锋芒毕露和凌厉刚猛。第二把剑,一把紫薇软剑,代表他三十岁前的阶段,这时他追求灵活和方式方法。第三把剑,一把玄铁重剑,代表他四十岁前的阶段,这时他追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第四把剑,一把已腐朽的木剑,代表他四十岁后的阶段,这时他追求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这些剑不仅代表了独孤求败的武学境界,也反映了他人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和变化,我觉得也可以用来形容您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最初规规矩矩画设计图纸,到脱离草图直接进行建造,逐渐不滞于物。我的问题是,由于大环境的差异,现在的同学面临很多困境和疑惑。就此现象,能不能谈谈您的看法?
孔祥伟
首先这是时代变化的问题,现在设计面临的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趋势从增量变成了减量。然后说到如何看待未来的设计的问题,未来的景观设计可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城市更新,包括存量空间的更新和消极空间的改造,可以往偶得妙趣方向发展,增加花园空间、柔性空间,去改善城市空间贫瘠的现状;未来景观设计更多的机会在乡村,有着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充满变化,大家可以共同打造梦想中的乡村。以上两个方向都有着光明的未来,我一向相信用乐观打败悲观。第三点我想讲艺术教育的未来,正如我们历史上的名人苏东坡一样,他将儒家的思想带到海南、改变了杭州的城市格局,他以诗词、书法对待生活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他对艺术、人文、自然体系的掌握,令他受益终身,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影响深远。我们也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有益社会的环境。
最后,孔老师总结道,设计要回归到艺术,艺术的作用在于,想要做得热闹很容易,想要做得美,不容易。乡村振兴中的景观设计要尊重乡村与自然产生连接的过程,要依靠植物、场地、气候等多重因素,到场地中去,与真实的现实产生关联。
在热烈的掌声、真情的互动和欢乐的合影中,活动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师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感动,更加收获了对专业的坚定热爱和到场地、到自然中去实践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