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3, 2025

| 关于组织开展2026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的通知

全体师生: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实践性和群众性的创业交流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于202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引导和激励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入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选拔培育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定举办2026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25年10月-2026年3月

二、参赛对象

我校2026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仅可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赛(不作项目负责人)、且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每个项目团队人数不多于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5人。

三、参赛组别

大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设置5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量子技术、元宇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模板,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申报要求

1.竞赛以团队形式参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组队参赛,须事先协商明确唯一的项目推荐单位

2.参赛项目应有较高立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可行性、有良好市场潜力的商业计划书。有条件的团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运营实践,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商业)计划走入市场已获往届“挑战杯”创业赛省级以上奖励的参赛作品,须提交累进创新的说明

3.申报项目的作品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PPT、商业计划书支撑材料支撑材料中涉及出现参赛成员名字的材料(如营业执照、专利、软著、论文等),要在参赛成员名字下做下划线标记;涉及出现甲乙双方的材料(如合同协议、用户报告、检测报告等),双方单位要清晰可见支持材料列在商业计划书附录中

五、赛程安排

1.动员部署(10月)

组织开展竞赛宣讲,鼓励各学院邀请往届“小挑”获奖项目团队做经验交流,积极争取有关教研室、科研平台、实验平台的支持。

2.院级初赛(10-11月)

各学院开展项目培育、院级赛事,组织学生通过深技大双创系统(https://cxcy.sztu.edu.cn/#/)申报参赛作品,遴选出不超过50%的参赛作品推荐参加校级复赛,院级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学院自行决定。

各学院分团委审核作品参赛资格,作品需符合《挑战杯竞赛章程》第三章相关要求,并通过双创系统推报参加复赛作品,同时于11月17日12时前报送公示材料、学院参赛作品汇总表、院级赛事组织实施材料。系统将于11月16日24时关闭,逾期未审核通过的,视为放弃参赛。

3.校级复赛(11月底)

晋级团队于11月20日24时前提交复赛项目PPT、商业计划书和支撑材料等,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二次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且所在学院不得补报作品,并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材料评审,确定入围决赛作品

4.校级决赛(12月)

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专家通过分组答辩、公开路演等方式,在入围决赛的作品中评出最终奖项,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5.训练营(2025年12月-2026年3月)

邀请专家评委对获奖项目进一步优化打磨,分阶段分轮次进行线上线下辅导,择优推荐项目参加2026年“挑战杯”省级竞赛。

六、奖项设置

设金奖、银奖、铜奖及优胜奖若干。对于获得金奖的项目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指导老师”。根据竞赛组织实施情况、竞赛成绩等,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奖励按照《深圳技术大学I类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执行。

七、工作要求

1.坚持宗旨,强调学生培养。各学院要坚持育人宗旨,切实将竞赛作为引领带动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重要载体,注重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创业辅导和能力培育。

2.深入发动,做好“后半篇文章”。各学院要注重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攀登计划”专项资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衔接和拓展,鼓励学生将科技创新项目转化为创业实践,推动优质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扩大影响,擦亮赛事品牌。各学院要持续发掘品牌内涵,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矩阵,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宣传工作扩大赛事在学生中的知晓度、覆盖面,引导和激励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4.直通决赛名额(共7个),在第十四届“小挑”竞赛中,获省级奖项项目的推荐学院,奖励1个直通名额、获国家级奖项项目的推荐学院,奖励2个直通名额(不叠加)。

人:唐老师

联系电话:0755-23256818

大赛组委会

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