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课堂 | 探索数字世界的生命体
近日,我院2023级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同学们在王心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深圳南山区的T33全时中心,参观了《数字世界的生命体》数字媒体艺术展。该展览深刻探索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展现了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微妙关联。
展览中,导览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来自意大利、英国、德国和中国的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作品。这些作品借助数字技术探索生命多样性,呈现技术与自然结合的创新理念。工作人员还深入分享了每件作品的创作思想、艺术家的思考以及设计理念。
同学们对展览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作为艺术演化的参与者,他们与虚拟生物互动,并亲手设计新的虚拟物种。这些沉浸式体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作品引发了关于数字时代艺术如何通过技术介入探讨生命多样性的深度思考。
除参观艺术展外,同学们还走访了T33全时中心,观赏了公司内部的艺术装置。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受到艺术熏陶,还深入了解了公司业务与产品。艺术科技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为同学们提供了新视野,增强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创造性思考。
活动举办方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学生阶段应多尝试、多探索、多思考。掌握英语等外语能力,将显著拓宽未来发展机会和视野。”此次参观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艺术与科技知识,更激励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推动创造力与技术的深度结合。
这次参观让2023级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们在实践中认知数字艺术前沿趋势,期待他们将所学应用到未来的创作中,助力艺术与科技的进一步融合!
部分学生观后感
李美烨:“每一个作品都很有意思,不仅视觉效果惊艳而且互动体验很好、很有趣,作品也有很深层的意义,这些作品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深层的问题如:动植物可否被电子媒介所替代,我们是否被媒体所虚构的事实影响等,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
闭佳慧:“很炫酷,很有意思。这个展览看起来工程量挺大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作品可以生成很多不同种类的鱼和水母,并且看着它们变化和生长,构成全新的生态,颜色也很美观很震撼。此次展览质量很高!”
吕昭晗:“展览第二个展厅的自由生成海洋生物的互动装置,非常的有趣和有吸引力。装置通过交互让用户体验到数字生命在自己手中创造、投放、生存、直至消亡的过程,与此同时还展示了数字生命的生态迭代。”
朱芯妍:“特别喜欢那个可以自己创造鱼和水母的作品。作品中的生物或随着时间慢慢扩散在水中,变得不再清晰,感觉某种程度上也在映射着现实。”
张明昌:“水母和鱼的互动挺吸引我的,感觉体会到数字生命由出生到消散的过程,还有水母影像装置也很好玩,感受到在面对社会的进步时,新事物是不是一定会完全替代旧事物,旧事物如何适应新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