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调研 | 设计未来,从深技大启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培养真正契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深圳技术大学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牵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深化“深调研、真落实”机制,自2024年11月起启动“产教对接深调研计划”。
官微推出“深调研”系列报道,逐一介绍各学院“走进企业、对话产线”的沉浸式调研成果,带你了解2025年40个本科专业。
“有所为才能大有作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坚持做“向善”的创意、做“为众”的设计,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的创意设计学院。
聚焦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
创意设计学院聚焦深圳“20+8”战略产业集群,秉持培养适应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理念,自2024年11月启动“设计领域全产业链深调研计划”以来,学院参与企业走访调研教师达48人,各专业学生120+名,深度走访100+家企业,累积调研340+次,对话240+位企业负责人、设计总监和研发骨干,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五大核心产业。创意设计学院基于大规模产业调研,为适应产业智能升级的人才需求,创新实行成果导向(OBE)人才培养,引入项目制教学(PBL)让学生实战企业真项目,并采用工程教育模式(CDIO)贯穿构思-设计-实现-运营全流程,确保学生毕业即具备驱动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无缝对接深圳前沿科技领域。
全链条培养模式
Full-chain training mode
产业调研亮点及成果
培养数字时代的设计创新者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动态优化课程体系,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比亚迪未来出行英才班”,携手深圳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游戏策划微课程”,满足数字娱乐产业需求;与深圳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探索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赋能设计教育;与字节跳动共创专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建设,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转型;与深圳影儿时尚集团有限公司探索服饰数字化设计需求,致力于打破专业壁垒,让学生在“AI+设计”、“科技+艺术”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中成长为行业急需的创新力量。
校企协同构建创新平台
学院与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共建“CMF设计科学与应用展示平台”,整合先进制造技术、关键设计参数及工业设计工程流程,致力于“CMF产教融合实验室平台知识库”的创新探索,为师生攻关校企项目、解决复杂产业设计流程问题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学院与矩阵纵横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开设《AIGC设计应用与模型训练》等前沿课程,并引入企业导师设立“智能工坊”,构建常态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智能设计工具链。这些平台是学生将创意转化为现实、接触尖端技术与流程的“练兵场”。
优质发展通道,成就学子广阔未来
学院紧密结合产业前沿动态、重构课程与实践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的显著成效,持续为设计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目前已有毕业生广泛入职比亚迪、华为、大疆、小米、安克创新等头部科技与制造企业;国内升学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20余所顶尖院校;境外深造覆盖伦敦大学学院、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全球设计名校。
学院、专业介绍
1、 学院设置、师资整体情况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聚焦“科技赋能设计”,以“坚持培养用设计改变世界的卓越设计师”为使命,以“设计驱动产业变革,定义未来创新范式”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兼具国际视野、科技素养与商业思维的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打造“成果导向+项目驱动+工程教育”的全链条培养模式。
智慧空间 x 智能产品 x 数字生态
产业链式专业集群
在学科建设上,构建“设计×科技×商业”的交叉学科体系,推动设计教育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突破传统设计创新边界。
交叉学科体系
学院师资兼具国际化与产业基因,专任教师中海外背景占比49.4%、企业背景占比55%、45岁以下教师占比85.5%。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教材、著作等20余部,获评“十四五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规划教材”,获得深圳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师生获得红点、iF、IDEA、广东省省长杯等国内外著名设计奖项100余项,专利成果371项,成果转化10余项,共助力企业实现10,000,000+经济效益。
(学院师生获奖)
学院构建“6大创新中心+42个专业实验室”的创新中心集群,涵盖智能设计、数字制造、虚拟仿真、CMF材料科学研究等核心领域,配备XR虚拟制作系统、五轴数控机床、AI辅助设计平台等先进设备,学院建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创新设计研究院(医疗器械领域)、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师生提供从理论构建到实践落地的沉浸式创新场景。
(创新中心集群)
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育-人才-产业-创新”思维协同发展,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引擎,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新模式,助力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创新发展。
2、 学院专业设置介绍
学院已开设工业设计(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五个本科专业,分别深耕智能产品与交互设计、智慧空间与可持续设计、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应用、数字内容与跨媒介叙事、现代时尚品设计等领域,全面对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战略新兴领域。
3、 学院2025年招生专业介绍
1) 工业设计
特色方向:智能系统创新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核心课程:产品结构与功能、设计思维与方法、模型塑造与3D打印、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产品造型与语义、用户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设计营销。
特色课程: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传感与控制、智能系统创新设计。
就业方向:产品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UI设计师、产品经理等。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2) 环境设计
特色方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核心课程:建筑与室内设计历史与理论、景观设计历史与理论、三维建模与渲染、从概念到形式、展示与表达、设计与创新创业。
特色课程:展陈设计、数字创意设计、智能家居设计、可持续设计、设计与新材料应用。
就业方向:室内设计、软装设计、智能家居设计、元宇宙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AI辅助设计优化师、展陈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作品展
3) 艺术与科技
特色方向:数字娱乐设计、数字体验设计。
核心课程:创意编程、沉浸式体验设计、设计营销、交互设计、虚拟现实设计、设计演示与表达、综合创作实践。
特色课程: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游戏策划与创作基础、技术美术、空间叙事与设计策展、博物馆体验设计、跨媒介剧场展演、表达性艺术疗愈创作。
就业方向:虚拟制片、游戏设计、交互创意策划、元宇宙内容设计、游戏策划、多媒体展厅策划、交互艺术创作AIGC影片导演、数字展馆设计、人工智能视觉设计。
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作品
4) 服装与服饰设计
特色方向:华服设计,数字服饰设计,服饰品牌设计,首饰设计。
核心课程:服饰设计原理与方法、品牌成衣设计、首饰基础工艺、服装立体裁剪与应用、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当代首饰与创意思维、首饰品牌策划。
特色课程:服装品牌产品企划与设计、服饰虚拟设计与展示、数字服装与仿真技术、AI 服饰设计、传统图案与色彩创新设计、传统首饰技艺与创新设计。
就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饰品牌策划与品牌管理、时尚搭配与陈列设计、时尚设计教育、品牌营销推广、时尚造型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4、 人才培养特色
1) 校企合作班
在深圳技术大学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未来出行现代产业学院”框架基础上,创意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开办本特色人才培养项目。比亚迪未来出行英才班围绕汽车和交通产业对工业设计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向国际,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培养理念,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实现“学历教育+企业实训+工程项目”的多维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造型设计与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的国际化高端应用型设计人才。
2)“校企政社”四方协同育人
a)可持续创新课程-共建花园
共建花园是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全市推广的公众参与型创新项目。它以社区空间为载体,联动专业团队、社会组织和居民,通过园艺活动提升环境,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深圳技术大学共建花园工作室的成员们走出校园,去社区调研走访,举办设计工作坊活动,与市民群众讨论方案,完成设计稿,并与施工方共同参与建造环节,经历了一个系统化的项目设计全流程。
共建花园模式分析
街边型-共建花园项目
公园型-共建花园项目
b)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学院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联动课程师生参与连平、陆河“百千万工程”行动,用设计助力中国乡村振兴。在“校企政社”四方协同下,聚焦居民真实需求,通过调研、创想、执行,提出解决方案,助力人居环境优化、民生改善及产业升级,实现教学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赋能区域发展。
“百千万”行动在连平-城乡规划
“百千万”行动在陆河-景观设计
“百千万”行动-文创设计
“百千万”行动-文创设计
加入我们
不止于学习设计,更是塑造未来!
超越自我边界
书写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精彩设计篇章!
招生热线:0755-23256209
学院网站:https://design.sztu.edu.cn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期待与你共创非凡!